冠狀動脈手術後的藥物治療是心臟康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這些藥物旨在防止再次發生心血管事件,控制心臟病的進展,並提高生活品質。以下是對冠狀動脈手術後常見藥物的全面解析及相應的注意事項。
病例分享
一位58歲的女性患者,因冠狀動脈疾病接受了支架置入術。術後她遵從醫囑,按時服用阿司匹林、保栓通和立普妥,並定期回診檢查。儘管起初感到疲倦和肌肉酸痛,但通過與我們的溝通和調整治療方案,她的症狀得到了緩解,5年下來都在診間穩定追蹤沒有併發症。
冠狀動脈手術簡介
冠狀動脈手術,包括冠狀動脈繞道手術(CABG)和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,是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方法。這些手術的目的是恢復心臟的血液供應,減少心絞痛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,而術後的藥物治療則有維持手術效果、防止併發症等效果。
冠狀動脈手術後常見藥物控制全解析
冠狀動脈手術後常見5大類藥物全解析
抗血小板藥物:
可以減少血小板聚集,防止血栓形成,是心臟繞道手術或冠狀動脈支架植入後常規使用的藥物。例如:阿司匹林(Aspirin)和保栓通(Plavix)。
阿司匹林(Aspirin)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,能防止血小板凝集,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。每日一劑低劑量阿司匹林是術後標準治療;保栓通(Plavix)則對於支架置入術後的患者,通常會聯合使用此藥,增加抗凝效果,預防支架內血栓形成。
通常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會持續至少一年,具體時長則根據醫師的指導。平時需注意觀察出血跡象,如較常見的鼻血,牙齦出血及腸胃道出血。
β-阻斷劑:
可以降低心率、減輕心臟負擔,幫助降低血壓,預防心絞痛和心律不整。術後早期使用有助於保護心臟並降低死亡率。例如:舒壓寧控釋錠(Metoprolol)和優心膜衣錠(Atenolol)。
開始使用β-阻斷劑時,可能會感到疲勞或頭暈,通常隨著身體適應會逐漸消失。需定期檢查心率和血壓,避免心率過慢。
ACE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(ARBs):
有助於ACEI可以降低血管阻力讓心臟衰竭發生率下降,改善心臟功能,對於心衰患者尤其重要。例如:利欣諾普錠(Lisinopril)、那寶膜衣錠(Losartan)、得安穩(Diovan) 等。
使用ACE抑制劑或ARBs等藥物可能會導致血壓過低,特別是在治療初期。應注意任何頭暈或昏厥的跡象,並定期檢查血壓。
降膽固醇藥物:
可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(LDL)膽固醇水平,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。例如:立普妥(Atorvastatin)、維妥力(Simvastatin)等。
患者須注意使用降膽固醇藥物時,可能會引起肌肉疼痛或弱化,若有這些症狀應告知醫師。需定期檢查血脂和肝功能。
利尿劑:
對同時合併心衰竭水腫時,適時給予利尿劑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的鹽和水分,減輕心臟負擔,減緩心臟衰竭症狀。例如::通舒錠(Furosemide)等。
長期使用利尿劑,可能會導致電解質失衡,例如:鉀的流失。需定期檢查血液中的電解質濃度。
冠狀動脈手術後藥物治療的5大注意事項
1.遵從醫囑服藥:
按時服藥非常重要。不要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,因為這可能導致嚴重後果。遵循醫師的指示,定期檢查和調整藥物劑量。建議使用藥盒或手機提醒功能,幫助按時服藥。
2.監測副作用:
各種藥物可能會有不同的副作用。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胃腸不適、肌肉疼痛、頭暈等。如果出現嚴重的副作用,如出血、呼吸困難、嚴重過敏反應,應立即就醫。
3.定期檢查與回診:
定期檢查血壓、血脂、肝腎功能等指標,有助於監測藥物療效和安全性。這些檢查可以幫助醫師及時調整治療方案,確保患者的安全和療效。而患者可在回診時,諮詢任何不適症狀,讓醫師可以根據情況調整治療方案。
4.避免藥物相互作用:
在使用其他藥物或補充劑時,務必告知醫師,避免藥物之間的不良相互作用。某些藥物和補充劑可能會影響心血管藥物的效果。
5.飲食控制:
配合藥物治療,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非常重要。飲食應低鹽、低脂、高纖維,多食用新鮮水果、蔬菜和全穀物,避免高膽固醇和高糖食品。
藥物治療和良好的生活飲食控制、體重管理方式並執行正確的健康管理策略,是您從冠狀動脈手術中恢復的基礎。作為您的醫生,我承諾與您及您的家人密切合作,助您早日回到健康的生活軌道上。如果有任何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幫助,我和我的團隊隨時準備為您提供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