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知識, fb貼文

心臟手術之後心肺復健的重要性

許多人聽到「心臟手術」這四個字就會感到緊張和擔憂。但醫學的進步已經讓心臟手術變得越來越安全。而進行手術只是康復的第一步,接下來的心肺復健才是重返健康的關鍵!希望這篇文章,能讓患者和家屬了解心臟手術後心肺復健的重要性!

心肺復健是什麼?

心肺復健是一種針對心臟手術後患者的專門康復訓練,有助於促進心肺功能的恢復,減少併發症,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。心肺復健主要分為以下4大項:

1.運動訓練:包括有氧運動、阻力訓練(resistance training)、呼吸訓練(包括深呼吸訓練和呼吸肌訓練)、下肢運動,以及循序漸進的體能訓練。這些運動能幫助患者重建心肺功能,增強肌力,預防血栓,逐步恢復日常活動能力。

2.日常生活調理指導:主要是在教導患者怎麼學習控制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、飲食調整、戒煙指導、體重控制和壓力管理。幫助患者更容易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,降低疾病復發的風險。

3.心理支持:包括心理輔導、支持性治療和團體活動,可以幫助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,減輕焦慮和憂鬱情緒。

4.客製化治療:每個人都是獨特的,醫師會根據個人情況制定心肺復健計劃,並逐步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間⏱️。這確保了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最適合自己的康復方式。

心肺復健的效用

恢復心肺功能:手術後的心臟就像是一個剛修好的發動機,需要慢慢預熱才能重新全速運轉。心肺復健透過精心設計的運動計劃,幫助心臟和肺部逐步恢復功能。

降低併發症風險: 手術後的患者,容易有血栓和肌肉萎縮等併發症。心肺復健中能促進血液循環,預防血栓形成;同時,適度的肌力訓練可以維持肌肉張力,防止肌肉萎縮。

改善日常生活能力:心肺復健計劃的一大目標是幫助患者重拾日常生活能力。通過漸進式的訓練,患者能夠逐步恢復行走、爬樓梯等基本活動能力,同時減少疲勞感,提高整體生活品質。

降低再入院率:心肺復健除了能幫助身體康復,也同時重視長期健康管理。透過學習健康知識和自我管理技能,患者能更好地維護術後健康,有效降低再次入院的風險。

提供心理支持: 康復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同樣重要。心肺復健計劃通常包括心理輔導和團體活動,幫助患者建立積極心態,減輕焦慮和憂鬱情緒,促進整體心理健康。

心肺復健為什麼重要?

1.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:規律參與心肺復健能顯著降低心臟病再次發作的風險,尤其是預防心肌梗塞和心臟🫀衰竭的復發。心肺復健訓練,可以促進血液流動、降低血壓、改善血脂,進而有效保護心血管健康。醫師還會指導患者控制風險因素,如飲食、戒煙、控制體重和壓力管理,這些都是維持健康的關鍵。

2.專業監控下的客製化治療:心肺復健與一般復健最大的不同在於,它需要更嚴謹的專業監控以下數值再進行調整。
• 監控心率、血壓和血氧飽和度
• 心電圖檢查
• 評估運動耐受性
• 監測可能出現的併發症
基於這些詳細的監測數據,醫療團隊會不斷調整心肺復健計劃,確保每一步都安全有效。從最初的低強度活動到更具挑戰性的運動,讓患者的心肺功能和整體體能得到逐步提升。
3.長期健康管理:心肺復健不僅針對術後恢復,還幫助患者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再發作。患者將學到如何進行日常運動、健康飲食和壓力管理,這些知識和技能將為長期健康管理奠定基礎。

4.增強患者自信心:手術後,心肺復健能幫助患者重建自信,恢復對生活的掌控。隨著體能的提升,會感受到自己的進步,這種成功感會讓患者更加積極地參與後續的健康管理。

5.心理支持與適應:醫師能理解術後可能帶來的情緒波動,心肺復健計劃中提供的心理支持和團體互動,有助於患者建立積極心態,減輕壓力,並提升整體心理健康。

心臟手術後的心肺復健不是可忽略的選項,而是康復路上的必經之路。它可以幫助患者恢復健康,更有效率地重拾美好生活。如果您或身邊的人即將進行心臟手術,一定要重視術後的心肺復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