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部靜脈血栓(Deep Vein Thrombosis, DVT)是一種初期症狀不明顯,但其後果可能相當嚴重的疾病,可能會引發肺動脈栓塞(Pulmonary Embolism, PE),這是極度危險的緊急情況,若未能即時治療,可能危及生命。因此,我們需要了解這兩種疾病之間的關聯、危險徵兆及治療與預防的方法,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風險。
什麼是深部靜脈栓塞?
深部靜脈血栓是一種發生在體內深層靜脈中的疾病,常見於腿部或骨盆區域。當血液在這些部位凝結成血塊時,會阻礙正常的血液循環。通常與長期保持固定姿勢有關,例如:久坐、久站,或是搭乘長途飛機等情況。以下是常見的5種危險因子:
1、久坐不動:經常維持同一姿勢的人,像是需要長時間坐著開車或搭飛機的旅客。
2、受傷或手術:特別是曾經下肢或骨盆曾經受傷或接受手術的病人。
3、懷孕或分娩:懷孕婦女及產後媽媽也是高危險群,因這階段她們的血液比較容易凝固。
4、慢性疾病:如癌症、心臟衰竭或慢性發炎的病人,也較易形成血栓。
5、遺傳性凝血功能異常:有些人可能因為遺傳因素,先天比較容易產生血栓。
深部靜脈栓塞的4大症狀
深部靜脈血栓在初期階段的症狀往往不太明顯,容易被忽視。但如果有出現以下4種症狀,還是要特別留意。
1、腿部腫脹:腿部出現腫脹,特別是只有單側腿腫脹的狀況。
2、疼痛或壓痛:小腿或大腿部位出現疼痛或觸摸時感到不適。
3、皮膚變色:受影響部位的皮膚可能變紅或發紫。
4、局部發熱:當某個部位摸起來特別溫熱時,也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徵兆。
深部靜脈血栓與肺動脈栓塞的危險關係
深部靜脈血栓最令人擔憂的併發症就是肺動脈栓塞。當血管內的血塊脫落後,可能會隨著血液循環流動至肺部。一旦這些血塊卡在肺動脈中,就會造成肺動脈栓塞,使肺部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。情況嚴重時,可能引發心臟功能或呼吸系統衰竭。當出現以下5種危險症狀時,很可能是發生了肺動脈栓塞:
1、呼吸急促:呼吸會突然變得十分困難,卻找不出原因。
2、胸痛:胸部會感到疼痛,特別是在做深呼吸的時候。
3、咳嗽:可能會咳嗽,嚴重時甚至會咳血。
4、心跳加速:心跳會異常加速。
5、暈厥或頭暈:因血液供應不足,還可能出現頭暈目眩,嚴重時甚至會昏倒。
一旦發現以上任何症狀,建議不要耽擱,應該儘快就醫檢查,由專業醫師進行詳細的診斷評估。及早發現,及早治療,才能避免病情惡化。
常見深部靜脈血栓的診斷方式
1、超音波檢查:通常會先以超音波檢查來觀察下肢靜脈是否有血栓存在,這是最基本的檢查方式。
2、血液檢測(D-dimer測試):檢測血液中凝血副產物,判斷是否有血栓形成。
3、CT肺動脈造影:如果懷疑病人已經發生肺栓塞,醫師會安排電腦斷層肺動脈造影,透過清晰的影像來確認診斷。
4、靜脈造影:在必要時,醫師也可能使用顯影劑進行靜脈造影,更進一步確認血管內的血栓情況。
深部靜脈血栓的主要治療方式
1、抗凝血治療:服用華法林等口服抗凝藥物,或是使用新型的抗凝血藥。例如:在急性期時,醫師可能會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注射來治療。
2、血栓溶解治療:對於較嚴重的深部靜脈血栓或肺動脈栓塞病例,可能需要進行血栓溶解治療,透過靜脈注射藥物來溶解血栓。
3、靜脈濾器:如果病人無法使用抗凝血藥物,或是治療效果不佳,醫師可能會考慮在下腔靜脈中放置濾器,以防止血栓向上移動到肺部。
4、外科手術:在極少數情況下,如果上述治療方式都無法改善病情,則可能需要考慮進行手術來清除血栓。
預防深部靜脈栓塞與肺動脈栓塞
在日常生活中,建議高危險族群可透過以下方式來預防深部靜脈血栓和肺栓:
1、保持活動:如果工作需要長時間坐著,建議每隔一到兩個小時就要起身走動幾分鐘。搭乘長途飛機時,也要記得適時活動雙腳,例如:轉動腳踝或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。
2、穿彈性壓力襪:穿著彈性壓力襪可以幫助促進腿部的血液循環,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。
3、控制體重與飲食:注意均衡的飲食習慣,維持適當的體重,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4、戒菸:有吸菸習慣的人,建議要戒菸,因為吸菸會傷害血管內壁,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。
5、手術後的積極復健:手術後可能因長時間臥床、活動受限或及術後發炎反應,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,因此需適時下床活動,並配合預防性的抗凝血治療。
若您或您的家人發現有任何相關症狀,或是屬於高風險族群,請不要猶豫,應該立即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。及早發現問題,及早治療,才能有效預防嚴重併發症的發生,讓您和家人都能擁有健康平安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