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知識, fb貼文

腿腫背後可能潛在的四種心臟疾病

70歲的王先生,某天注意到自己右大腿明顯腫脹,甚至比左腿粗了一大圈。他以為只是循環不好、水腫而已,沒有多加理會。沒想到幾天後,王先生突然出現呼吸困難、胸悶胸痛,家人緊急送醫,經檢查後竟發現是致命的雙側肺栓塞(Pulmonary Embolism),趕緊溶栓處理,救回一命。

這樣的情況在臨床上並不少見。從心臟外科的角度來看,「腿腫」有時並不只是單純的「水腫」或「靜脈曲張」,它往往是心肺循環出現壓力失衡或血流障礙的第一個徵象。

腿腫 心臟病

腿腫常是心臟系統疾病發出的第一個警訊

腿雖然是身體的末端器官,卻在循環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。血液從心臟打出後,必須靠靜脈系統對抗重力回流至右心房與右心室,進入肺循環完成氧氣交換。

而腿部靜脈的回流壓力最大,路徑最長,因此當整體靜脈系統壓力升高、心臟泵血效率下降、肺循環出現阻力時,最先出現臨床徵象的就是腿。

腿腫 潛在心臟疾病腿腫背後可能潛藏的四種心臟疾病

1.右心衰竭

右心室的功能是把下半身回流的靜脈血打進肺部。當右心室無力時,血液會積在靜脈系統裡,特別是下肢與腹部,導致水腫。

▶ 常見症狀:雙腳腫脹,按下去會凹陷、肝腫大、右上腹悶脹、容易喘、活動力下降

✦ 好發族群:肺氣腫、肺高壓患者、慢性心臟病與心肌梗塞病史者。

2.肺栓塞

源自下肢靜脈的血栓(DVT)隨血液回流進入肺動脈,造成 急性肺循環阻塞與右心壓力暴升。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,可能直接導致右心室衰竭與猝死風險。

▶ 常見症狀:單側腿腫、突發性喘、胸悶、低血氧,嚴重者可能休克或猝死

✦ 好發族群:手術後、久坐、長期臥床者;癌症病人、懷孕或有血栓病史者。

3.三尖瓣閉鎖不全

三尖瓣逆流導致右心室收縮時,部分血液回流至右心房與靜脈系統,使靜脈壓力持續升高。隨時間累積,出現周邊水腫、腹水與肝腫大等右心鬱血徵象。

▶ 常見症狀:兩腿水腫(右側較明顯)、右上腹悶脹、運動易喘。

✦ 好發族群:瓣膜病、心內膜炎、肺高壓、長期心房顫動患者。

4.鬱血性心衰竭

當心臟整體泵血功能變差,不論是左心或右心,血液回流會受到影響,導致全身靜脈壓力升高、體液滯留。

▶ 常見症狀:雙腿水腫(午後或久站後加重)、端坐式呼吸、體重增加、容易疲倦。

✦ 好發族群:未控制高血壓、冠心病、心肌病變與高齡腎病患者。

5.肝臟或腎臟功能不全

肝硬化時,因肝臟變硬、血流受阻,導致 門脈系統壓力升高,加上白蛋白減少,液體滲出血管,引發下肢水腫與腹水;腎病則因蛋白流失與鈉水滯留,導致全身浮腫、腿部腫脹。

▶ 常見症狀:雙腿水腫、泡沫尿(腎病)、腹水(肝硬化)、食慾差、疲倦

✦ 高風險族群:慢性肝病、肝硬化、洗腎患者、糖尿病患者

許多有心臟疾病的人在早期並不會出現典型的胸痛或心悸,反而是從腿腫、鞋子變緊、甚至按壓後出現凹陷不回彈等周邊徵象開始。這類表現,常是靜脈壓力升高或右心負荷異常的外在反映。

​特別是當腿部出現突發性、單側或雙側腫脹,並合併呼吸困難、胸悶等現象時,背後往往已牽涉到心臟結構異常或血流動力學的失衡。這類病變進展往往很快、風險高,且不容易自行恢復。

因此,對於高風險族群,如:長期高血壓患者、慢性肺病病人、癌症病史者或曾有血栓經驗者,一旦出現腿腫,務必及早就醫檢查心肺功能,才能掌握介入時機、避免延誤治療。